对地球潮汐效应的新视角,分为大气潮汐、海洋潮汐和岩浆潮汐。
作者:Michael Klejna,仍在进行中
![](https://www.2471080.de/wp-content/uploads/2024/03/Earths-layers-subplateshadow.png)
目录
1. 大气潮汐
大气潮汐的力量最小,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空气的密度相比其他物质最低,其次,大气层向上是开放的。因此,不会出现累积能量强烈作用于小区域的情况;空气总是可以向上逃逸。因此,大陆只能部分地限制大气潮汐,形成全球带状风系统。这些全球带状风系统也可以在其他有月亮或潮汐的行星上观察到。
2. 海洋潮汐
相反,海洋位于盆地或池中。大陆环绕着海洋,限制了潮汐能量的表达,同时吸收了部分能量。
潮汐主要发生在赤道和回归线之间,主要驱动着海洋洋流。全球风系统的影响和科里奥利力在这一背景下被夸大了。
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池向北和南开放,通往北冰洋和南冰洋。印度洋只向南开放。北冰洋和南冰洋没有自己的驱动力,因为这些地区的潮汐影响很小。然而,它们作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补偿池。当潮水抬高三个赤道海洋中的一个的水位时,水会从这些补偿池流出。在涨潮时,多余的水会流回这些池中。北冰洋和南冰洋仅具有作为补偿池的功能,产生被动的流动。
3. 岩浆潮汐
岩浆潮汐的能量,像海洋潮汐一样,受到大陆的限制,但来自大陆的下表面。这里的一切都是相反的。岩浆海洋的池由地心锥形状地界定,由于其更高的密度,没有逃逸途径。此外,岩浆潮汐波不是在“池的表面”上而是在其“底部”上,直接位于大陆的下方。由于大陆,在这里(与大陆上部相比)具有最低的密度,它们形成了岩浆海洋中岩浆潮汐波的平衡潜力。岩浆潮汐波的能量通过大陆漂移和赤道之间大陆板的下侧破坏来表现出来。由于缺乏平衡潜力和相对于其他潮汐而言更高的密度,岩浆潮汐具有最高的局部力量,因此塑造了大陆的底部,以一种不同于大陆上部海洋潮汐的方式。
关于潮汐引发的大陆形成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原始大陆、南大西洋地磁异常等:基于重力坡影响的大陆形成历史”。